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快速增长,组成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可循环利用的组分比例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垃圾就有超过亿吨,全国建筑垃圾总排放量达数亿吨。如今建筑垃圾基本上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耗用大量土地和运输费用。随着我国耕地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保部门须组织实施的产业。
我国从2003年7月1日起已在170多个城市禁止生产实心黏土砖,作为建筑垃圾主要存放场所的砖坑锐减。另一方面,大量有再生价值的材料也因填埋而浪费,如北京在重建西直门立交桥和大北窑立交桥时,拆除的数千方混凝土没有作任何再生处理,直接买地填埋。核心问题是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在我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将它归于只能用于路基等低级要求的低档材料,更没有将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面(含装备)的研究工作已逐渐展开,并取得进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