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意动态

*针对建筑垃圾处理实施奖励政策 创办建筑垃圾处理厂需要多方支持|北京移动破碎站

发布日期:2021-03-30 11:42:08 作者:管理员
导读:有数据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废渣至少超过3亿吨,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加上建筑装修、拆迁、建材工业等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更大。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其实,建筑垃圾不是垃圾。有研究…

有数据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废渣至少超过3亿吨,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加上建筑装修、拆迁、建材工业等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更大。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其实,建筑垃圾不是垃圾。有研究机构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中,若其中的50%转化为生态建筑板材,就可以创造价值1万亿元以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十分可观。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法规不够完善、政策不够配套、回收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进程十分缓慢。就全国而言,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足5%,而许多*特别是发达*,则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些*,建筑垃圾是一种资源,造就了一个新兴产业,欧盟*每年资源化率超过90%,韩国、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达到97%以上。显而易见,多方给力,推动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是当务之急。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一是统筹规划。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将建筑垃圾管理由过去的清运+填埋的“末端”处理,扩大到生产、流通、消费、收集和处理的整个过程,既涉及物流层面的产生、收集、中转、运输、处置等环节,也涉及管理层面的建设、城管等多部门,还涉及运作层面的政府职能部门、房产开发商、建筑施工企业和运输企业等。仅靠社会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真正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二是完善法规。近年来,全社会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至今尚无一部*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文件,对诸如建筑垃圾须进行分类收集、可利用的建筑垃圾禁止填埋等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及运作部门协调约束机制也没有有效建立。所以,应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建立规范科学的建筑垃圾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

建筑垃圾处理案例

三是政策扶持。建筑垃圾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价值。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如果相关企业(单位)无利润可图,就缺少了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垃圾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需要政府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扶持,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推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据介绍,根据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特点,回收利用率可达95%以上。比如,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砖,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同样是生产1.5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24万立方米,消纳建筑垃圾40多万吨,节约土地340亩。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消纳粉煤灰4万吨,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烧砖排放的二氧化硫360吨。所以将建筑垃圾转变为生态建材是对建筑垃圾的一种处理办法。那么利用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将建筑垃圾转变为生态建材是否可行呢。

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是专业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移动破碎筛分联合体,对各种大型大块物料进行多级破碎。另外移动破碎站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灵活、方便,机动性强,可节省大量基建及迁址费用;能够对物料进行现场破碎而不必将物料运离现场再破碎,并可随原料开采面的推进而移动,从而大量降低了物料的运输费用。移动破碎站配置灵活,可以根据实际现场设计改型或特殊性移动破碎站,。

近年来,国内陆续已有深圳、邯郸、北京、昆明、潍坊、青岛乃至省内的许昌、平顶山等城市,就推出有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部分已经成为行业样板,改变了建筑垃圾单一填埋的处置方式。积极处理在加大现代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时带来的建筑垃圾,强化对建筑垃圾的监管,实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转变。

本文编辑QHC

1、破碎设备

2、环保设备

3、移动设备

4、配套设备

5、选矿设备

6、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系列

  • 免费定制您的专属解决方案

  • 免费定制您的专属解决方案

中意客服